作为曹县“商汤开国地、华夏第一都”,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浓郁的人文色彩为其产业转型提供了思路,汉服产业得益于其产业链与电商的高度捆绑,市场响应快,销售面积广,自2018年以来,曹县汉服凭借其高性价比顺势而兴,占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产值,以汉服为代表的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入选第四批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当地政府顺势而为,基于曹县汉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结合学校智力资源,构建了曹县汉服独特的产教融合模式。
中德特里尔学院青衿可畏队秉持探索精神,以“‘衣’脉相承”为主题,奔赴曹县开展汉服与教育融合的产教结合实践,在传统汉服产业里,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实践故事。

首站探秘:东来纺织厂,废料焕新
7月25日上午,实践首站,队员们踏入东来纺织厂。车间里,剪裁和缝纫工序有序展开,机器嗡鸣之间,布料随手掌动作纷飞,缝线走过每一处缝隙,在这里,传统工艺的温度与现代产业的效率交融。
剪裁下来的废料被放到单独的篮子里,它们的用途是什么?跟随工人师傅,队员们学习分拣、创意重构废料——将不同质地、色彩的边角料,经裁剪、粘贴、装饰,化身成一支别致发簪。这不仅是手工创作的乐趣,更是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从产业一线汲取“变废为宝”的可持续理念,触摸汉服产业“绿色发展”的密码。
青春与传统的对话:e裳小镇,感受汉服
告别工厂,奔赴e裳小镇,沉浸式感受汉服产业的创新脉动。漫步其间,琳琅满目的汉服让人目不暇接,大学联名款以传统纹样为骨、现代设计为翼,这些联名款的诞生,正是产教结合的另一种模样——高校提供设计理念与年轻视角,企业负责将创意落地成产品,让汉服既保留传统根脉,又充满青春活力。
更惊喜的是AI试衣体验,科技赋能让队员们一键“穿越”,感受不同汉服形制的魅力,传统与现代交织,让汉服从“曹县制造”向“曹县智造”进阶。

童心邂逅汉服:幼儿园里的文化启蒙
实践尾声,队员们提前与学校沟通,带着汉服与精心筹备的活动,在7月26日,走进曹县第一实验幼儿园、爱乐幼儿园。
当孩子们穿上小巧汉服,校园瞬间化作“古风小天地”,童真与古韵碰撞出温暖火花。设计趣味互动,融入幼儿园汉服展演,看着孩子们眼神里闪烁的好奇与热爱,青衿可畏队深知:将汉服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是让传统扎根童年最生动的方式。这场“汉服启蒙”,让“衣”脉相承有了最纯真的注脚,也展现了产教结合在文化传承中的教育价值。
实践中的声音
汉服商家 :王宁

以前主要靠电商走量,现在游客直接上门试穿体验,看得见摸得着,转化率更高,订单也更多了。
曹县实验幼儿园院长 :刘彦菊

幼儿的学习和游戏离不开与周边环境和材料的互动,曹县实验幼儿园位于中国最大的汉服生产基地,能够带领幼儿近距离接触到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领略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从工厂“废料生簪”的巧思,到小镇“联名汉服”的创新,再到幼儿园“童真汉服”的温暖,“青衿可畏队”的曹县实践,串起汉服产业与教育融合的多元场景。未来,青衿可畏队将继续奔赴,让汉服之美在传统与现代、产业与教育的交融中,绽放更持久的光彩,让“衣”脉相承的故事,永远鲜活、永远滚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