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中德特里尔学院青春蓝湾调研队以“科创蓝湾·智富渔乡”为使命,在胶东半岛的渔村里开展了一场科技赋能渔村振兴的实践之旅。
实践期间,队员们顶烈日、踏浪滩,驻点渔排养殖区,与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日常劳动中把智能传感、数字管理等高校前沿技术带到生产一线,全力构建“技术导入-产业跃升-渔民增收”的双向赋能闭环。
此外,团队创新打造“科创夜校”,让渔民在劳作之余学习数字化养殖知识;搭建“渔排实验室”,将高校科研思维与渔民世代积累的“看潮色辨鱼群”经验碰撞融合。在青岛神汤沟村、琅琊镇,队员们实地调研海蛎子、刺参养殖基地,探索电商平台与智能溯源技术的结合路径,完善“政府+高校+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号角已吹响,“科技强农、数字兴农”的蓝图正铺展。这群青年用脚步丈量海岸,用智慧破解难题:针对渔村劳动力老龄化、技术接受度低的现状,他们简化算法操作;面对近海养殖生态压力,他们优化水质监测方案,产业环保齐头并进;为保留渔村文化根脉,他们记录整理海洋生产经验,让古老智慧在科技时代焕发新生。

从蓝色硅谷核心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到田横岛的水下物联网装备现场,“青春蓝湾”调研队用脚步丈量海岸,用智慧助力振兴,推动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更构建起适配渔村发展的技术赋能体系。
特院学子把实践落实在海疆上,让青春绽放在乡村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自找苦吃”的担当精神,为沿海地区探索科创驱动的渔业现代化路径提供了鲜活的青年实践方案。这场“把创新写在海浪间”的实践,正在蓝色海湾绘就共同富裕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