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喜报!特院四学子成功晋级“外研社·国才杯”省赛

信息来源: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5-10-24

近日,“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大赛校赛阶段完美落幕,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全国性英语系列赛事之一,本届大赛再次成为各高校学子展示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的舞台。

经过激烈角逐,我院四位同学表现优异,成功晋级省赛:

王浩楠晋级演讲大赛省赛(我校共两个名额)

孟庆瑜 张博晋级短视频大赛省赛(我校共四个名额)

董智城晋级笔译大赛省赛(我校共两个名额)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积累与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特别采访了这几位同学,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备赛心得与成长故事。

演讲赛项:王浩楠

敢于开口才会妙语连珠

谈到备赛经验,王浩楠认为英语演讲没有太多高深莫测的诀窍,核心在于多听、多说、多练、多积累。“要多听英语材料,才能在评委提问时从容应对;要敢于开口,没有外教就‘自言自语’;要反复练习,做到演讲稿烂熟于心;还要善用小红书、B站等平台,随时收藏好词好句和实用表达。”在他看来,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备赛过程中的付出与成长,才是最珍贵的礼物。“那段全心投入、不断突破自我的时光,才是比赛带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短视频赛项:孟庆瑜&张博

合作凝聚力量,坚持磨砺锋芒

孟庆瑜回顾团队合作历程时说道:“从拿到题目开始,我们就仔细拆解任务、明确核心要求,据此搭建框架、撰写脚本,并带着清晰的目标构思镜头语言。”在细节的打磨上,他特别感谢了唐老师和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严谨的规划加上老师的专业指导,支撑我们一路晋级省赛。”张博则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挑战与坚持:“令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花费一个暑假制作的视频,经老师指导后发现主题方向不准确,面临重做的困境。”“当时离提交只剩半个月,我们相互打气,从头开始。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剪辑到手抽筋,配音到嗓子嘶哑……正是这份永不低头的坚持,支撑我们走到了最后!”张博认为,短视频赛项获奖离不开扎实的英语功底、熟练的剪辑技巧、不辞辛苦的素材采集,以及日复一日的口语练习。“最重要的是永远不屈的精神,这就是我们成功的秘诀。”

笔译赛项:董智城

思维活络,方得信达雅

“非常荣幸能够晋级‘外研社·国才杯’笔译省赛。”董智城在分享初赛经验时强调,“扎实的积累和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关键。”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备赛方法:“我提前规划,前期集中积累时政、文化等领域的核心术语,坚持每日进行限时翻译练习。完成后逐句对比参考译文,分析差距,建立自己的易错点合集。”比赛中,他特别注重答题策略:“先通读全文把握主旨,翻译时兼顾‘信达雅’对文化负载词采用意译而非直译。特别是术语解释题,坚持‘译+释’结合,确保准确传达内涵。最后必定留出充足时间全面检查。”在他看来,“笔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思维的跨界舞蹈。这段备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次练习都是成长,过程的收获远比结果更为珍贵。”

特里尔学院始终将英语能力培养置于教育教学的关键位置,外教 office hour、英语角、假期打卡、早读等多元活动全天候运转,持续为学生夯实全英文专业课的语言地基。正是得益于这份沉浸式氛围,同学们才能在赛场上以流利英语纵论学术、以深刻思考斩获佳绩。期待他们带着同样的底气与锋芒,在省赛舞台再乘风破浪,捷报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