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国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伟大精神就要善于保护好、挖掘好、宣传好红色文化资源。

7月21日-7月24日,烟台大学“因势利导别具匠心”队成功举办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和大青山红色旅游区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致力于推动沂蒙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挖掘和保护沂蒙山区的红色文化遗产。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团队成员了解沂蒙山区的红色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袁成隆组织团员阮若珊、李林创作了享誉国内外的《沂蒙山小调》。在抗日战争政治攻势阶段,这首歌对于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沂蒙人民在领导下唱响沂蒙山小调——强而有力的文化宣传武器,坚定革命信仰,创造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勇往直前、敢于胜利”的伟大沂蒙精神。

第二站来到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团队成员跟随讲解员老师的讲解,深入学习山东军民在大青山突围中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悲壮历史。大青山所在的沂蒙山区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也是侵华日军对我抗日军民实施“铁壁合围”的重点。这场战役,我军在死伤近千余人的同时保存了大部分山东军抗日骨干力量,为今后山东各个抗日根据地保存了有生力量。纪念馆以图片和实物为主,以雕塑、多媒体等方式为辅,突出展现英烈人物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和爱国主义精神。为深入了解大青山突围战背景,团队成员模拟在规定时间内沿北陡山西坡、大洼头东坡两条阻击路线完成阻击任务。此次“重走突围路”体验,成员深刻感受到抗大一分校学员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本次活动得到了山东沂蒙原乡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和讲解员的支持和帮助。活动期间,团队成员拍摄并整理了大量资料,使沂蒙红色资源丰富呈现。同时,成员们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环境意识,在之后也将为沂蒙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