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不同程度听力受损的人口超15亿。中国是世界上听力受损人数最多的国家,共有2780万的听障人士,占全国残疾总人数的30%以上。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每2000万新生儿中就有3万听力损害的婴儿诞生。
尽管听障儿童的存在相对普遍,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看到他们。他人异样的眼神、区别的态度,都有可能对这群年纪尚小的孩子造成伤害。倘若没有机会进入合适的特殊教育学校,那么很多父母只能让这群孩子呆在家里,以此保护他们免受外界的歧视。
对于听障儿童来说,他们只是将“眼镜”戴在了耳朵上。不能因为听力上的缺陷去歧视这个群体,他们也不需要别人的怜悯,他们需要的是平等对待,是一视同仁。
每一颗星星都在天空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无声不会影响星星的闪耀。这群孩子也不例外,享受音乐并不是个别人的特权,听障儿童也同样拥有感知音乐的权利。8月12日至19日,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点亮心光”社会实践队前往济宁市小不点听力康复中心,开展了为期8天的助力听障儿童服务活动。
点亮心光
01
走进济宁市
小不点听力康复中心
8月12日,团队抵达了济宁市小不点听力康复中心。济宁市小不点听力康复中心负责人孙晶涛老师结合展板,从多个角度为团队成员讲解了小不点听力康复中心的发展历程、教学宗旨及康复理念等。
济宁市小不点听力康复中心注册于2014年,是一所为听力、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和孤独症等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康复、教育、托育、公益于一体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和公益组织,承担着全市特殊需要儿童的康复教育救助工作,拥有一支学历梯队完整、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理论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专业教师队伍。
点亮心光
孙晶涛老师自豪地说道:
“小不点康复中心的康复效率一直是100%,融合儿童的返校率是零。康复的成功,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可以用语言与世界交流,人生轨迹就此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是小不点中心对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
中心自成立以来,共为千余名儿童提供优质而专业的康复服务,年龄从四个月覆盖到三十五岁,其中三岁以下儿童占到近三分之一,康复教学成效显著。中心一直坚持康复和教育深度融合,成立至今已成功康复1000余名儿童进入普校学习,帮助他们回归主流社会。
点亮心光
02
【乐理启蒙】
乐海泛轻舟,稚心筑音阶
对于听障儿童来说,比起理解晦涩的语言和蕴含其中的意义,感受音乐的旋律美显然更为容易。音乐可以消解他们内心的自卑,更能缩短他们与其他孩子的差距。但听障儿童往往因为条件限制,相比同龄人来说音乐启蒙更晚。
“点亮心光”社会实践队要做的,就是让音符跳跃于在孩子们的指尖,让旋律浮现在他们的耳边,让幸福与温暖流淌进他们的心里。
“点亮心光”社会实践队以让听障儿童用不同乐器演奏《小星星》作为教学目标,于8月12日正式开始了基础乐理知识的教学。队长李宸霏给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讲解,试图让他们去感受do、re、mi、fa、so、la、si的音阶变化。
点亮心光
老师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肢体语言、热情的鼓舞、提前准备的小奖品,一步步引导孩子们主动跟随念出音阶。同时为了便于理解,团队准备了4种乐器——竖笛、手敲琴、拇指琴、口风琴分别演奏出这7个音阶,用于辅助教学。
在老师的辛勤教授下,孩子们迅速进入了状态,也从刚开始的迷茫无措,变成跃跃欲试抢着回答问题。他们的眼中不断流露出对音乐的好奇与渴望,笑声和掌声萦绕在教室中。最终,大部分的孩子们都做到了熟练掌握并独立发出这7个音阶,这也为接下来的实际乐器教学奠定了基础。
点亮心光
03
【竖笛启蒙】
清音入耳 玉笛生香
竖笛
竖笛是一种很巧妙的乐器,既考验吹奏者对于音阶的准确把控,又考验手指灵活度。想要吹得一首好的曲子,需要把气息控制得很平稳,不那么用力也不能太轻;除此之外,还要用每个手指都把孔全部堵住,避免发音不准的情形。
在8月12日至13日,实践队成员杜歆玥、刘欣然带领团队进行了竖笛部分的教学。为了解决孩子们堵不住竖笛的孔、吹出来的声音很刺耳的问题,老师通过不断纠正堵孔手法、直接帮助堵住孔以及小贴纸奖励等方式,历经数次的讲解,克服了孩子们先天的听障和学习中走神的问题,让小朋友掌握了简单的正确音阶吹法。
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老师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面对听障同时伴随自闭症的孩子,利用小贴纸激励她吹出声音;面对有天赋的小不点,进行重点培训培优;面对基础不牢固的,则一点点纠正他们的手法和气息。在老师有趣的教学下,孩子们没有一点不耐烦,他们眼里流露出来的都是对学习的渴望。最终在竖笛考核中,有三个小朋友能够独立演奏出《小星星》,剩下大部分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完成。
点亮心光
老师感悟 - 杜歆玥:
竖笛很难,小不点们很小。小不点们不会因为难就放弃竖笛,竖笛也不会因为他们小而放弃他们。我认为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用竖笛点亮了小不点们幼小的心,这次活动我将会铭记一辈子。
04
【手敲琴启蒙】
小琴妙韵传心音
巧手轻击启童真
手敲琴
手敲琴不仅造型可爱、声音清脆,其演奏方式也相对简单,只需要在敲击对应琴键,就发出不同的音阶。此外,同时敲击两个琴槌也能训练孩子们触摸、抓稳和手眼协调能力。这种乐器非常适合年级小的听障儿童进行学习。
在8月14日至15日,实践队成员张恒源、张雨田、张博文带领团队进行了手敲琴部分的教学。老师们采用手把手的方式,向小不点们传授了手敲琴演奏的技巧:首先敲击位置通常应位于琴键中间,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共鸣效果;其次敲击时手腕应保持放松,这样可以减少对琴键的损伤,同时也能获得更好的音质,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不同音阶的演奏方式。
面对孩子们年龄差比较大、理解能力不同问题,老师对于年级较大的孩子采用了一对多教学方法,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采用了一对一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为他们答疑解惑,确保每一个都能学习到音乐知识,沉浸于旋律的美妙世界。最终在手敲琴考核中,很多孩子都独立敲出了《小星星》。
点亮心光
老师感悟 - 张雨田:
教会孩子们乐器弹奏只是我们此次三下乡的一个目的,最重要的是让社会上更多人们关注这些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希望我们大学生志愿者能够秉持这份初心与使命,不仅在校园内撒播爱的种子,更能将这份力量传递给社会。
05
【拇指琴启蒙】
拇指凝华 琴瑟和鸣
拇指琴
拇指琴小巧轻便,适合随身携带,还能通过变化的拨弦力度和角度,仅用拇指就能弹奏出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拇指琴发出的声音清脆、柔和,有独特的共鸣效果,能够给听者带来宁静、放松的听觉体验。有助于缓和听障儿童的情绪。
在8月16日至17日,实践队成员孔紫徐、周玲珏带领团队进行了拇指琴部分的教学。老师从最简单的单音练习开始,给孩子们示范如何正确放置手指,再轻轻拨动琴键发出声音,让孩子们感受不同位置的振动带来的音阶变化。
有的孩子对声音特别敏感,老师便利用音乐和游戏激发他们的听觉兴趣;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老师就通过温馨陪伴,慢慢打开他们的心扉。面对孩子们弹奏声音不响,找不到按键等问题,老师一对一进行了指导和鼓励,孩子们从模仿开始,一步步找到了正确的发力方式。
点亮心光
老师感悟 - 孔紫徐:
音乐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潜能,更能在他们心中种下爱与希望的种子。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这些孩子定能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06
【口风琴启蒙】
风送琴声入云端
星映心曲逐梦远
口风琴
在使用口风琴时,演奏者要通过吹气引起振动,同时控制琴盘发出准确的音阶。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相比于其他三种乐器,口风琴的灵活性更强,能够有效激发听障儿童的听觉潜能;口风琴所发出的声音也更大,孩子们能更加清晰地聆听到乐曲的旋律,感受音乐的美妙。弹奏口风琴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继续探索音乐的世界。
在8月18日至19日,实践队成员李宸霏、戚泽玥带领团队进行了口风琴部分的教学。首先老师要教会孩子们如何边吹气边弹琴,大部分的孩子领悟到要点并且弹奏出了声音,但也有几个孩子不懂如何“一心二用”。老师循循善诱,采用对着孩子们手心吹气的方式,让小不点亲身感受气流的振动,孩子们很快就都能弹出准确的音阶。
不过在《小星星》的识谱上,小不点们也遇到了困难。由于口风琴上兼具高、中、低音,而弹奏《小星星》只需要用到中音,孩子们经常分不清该弹奏哪个键。针对这种情况,老师用记号笔和贴纸在do和si的位置做了标记,让孩子们有意识地只在七个键中弹奏。面对仍然搞不清楚的孩子,老师也会用手指着谱子,耐心地告诉他们应该弹的键位。最终经过两天的练习,大部分的孩子都能顺利地用口风琴弹奏下来《小星星》。
点亮心光
老师感悟 - 戚泽玥:
这次的社会实践是一次触动心灵的历程。它不仅改变了我对于传授音乐的看法,也加深了我对于包容、耐心和创造性教育的理解。尽管听障儿童在听觉上有所欠缺,但他们在触觉等方面往往拥有更加敏锐的能力。这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理解和尊重,是提供支持和机会,使每一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
07
守护听障儿童
“点亮心光”队一直在行动
随着八天的授课教学进入尾声,“点亮心光”社会实践队迎来了最终的会议总结和演出汇报。孩子们在八天中学习了竖笛、手敲琴、拇指琴、口风琴的弹奏方式,演奏出了心心念念的《小星星》曲子,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成就感。
负责人孙晶涛老师在会议室中向团队进一步讲述了小不点康复中心建立的意义,他用一个又一个堪称“奇迹”的听障儿童康复例子,让大家设身处地感受到听障儿童生活的不易以及小不点听力康复中心对于社会的重要贡献。
随后团队观看了反映听障儿童生活状况的公益短片,短片中的孩子在音乐的启迪下找回了失去已久的自信和快乐,更加坚定了大家在后续日常生活中关注这个特殊群体、支持这群听障儿童的决心。
为了扩大影响力,“点亮心光”社会实践队决定携手小不点听力康复中心开展一系列宣传,团队后续将积极联系更多的学院和社区,通过媒体平台宣传、组织爱心助捐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听障儿童的特殊需求和他们通过音乐教育所能获得的改变。
点亮心光
国家在“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扶残助残的重要性,为听障儿童社会实践提供政策背景和支持。助残不只要助身,还要助心。在保障听障儿童正常生活之外,还要注意他们的内心需求。
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没有太大差异,他们只是将“眼镜”戴在了耳朵上,如果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有效康复训练,他们完全可以进入正常的学校,与同龄人一起遨游于知识的海洋。社会需要对听障儿童多一分关注,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偏见。
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关爱听障儿童的行动中来,共同为他们的未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守护听障儿童,“点亮心光”社会实践队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