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百万大学生进社区实践计划常态化,烟台大学共青团探索构建“1+1+1”社区实践工作体系,即1个团支部联合1个公益性社会组织,对接服务1个社区并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实现全校30%以上的团支部与基层社区结对共建,精心打造“海韵”大学生社区实践品牌项目。烟台大学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积极组织大学生走进社区,服务人民群众,结合学院特色,十六个团支部共同努力,共计进行社区实践项目20余次,向社会展现特院学子的青春力量。
特里笃行,践行绿色低碳路
01 低碳路上无捷径,保护环境你我他


为了深化全民对于低碳生活的认识,增强全民践行低碳生活的意识。在2024年5月16上午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中德221-1、221-2、233-2配合祥庆社区党委,在德尚社区举办了“节尽所能,碳寻未来”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清洁、宣传、交流三项活动,宣传了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
02 防火安全记心间,健康快乐每一天
防火与用电安全,始终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2024年5月12日下午,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中德231-1团支部、中德231-2团支部、中德233-1团支部在海越社区开展了“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主题团日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负责人的组织下,志愿者在选定的范围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垃圾清理,广告铲除,发放宣传册三项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对于火灾隐患的防范意识,为社区居民创造出了更安全的居住环境。
03 反诈防骗拓实践,安全社区共创建
为了美化社区环境,提升社区安全,共同构建和谐社区,丰富学生社会经验。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中德232-2团支部、中德232-1团支部配合相关部门,在天合城社区举办了“洁境迎新貌,智防筑安巢”的主题团日活动。
学生们开展清扫街道、反诈知识宣传等多项活动。同时,还与社区居民进行互动交流,了解社区需求与问题,为社区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帮助。此次活动不仅改善了社区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让我院同学们在实践中得到学习与成长。
二
润泽童心,传承文化非遗路01 守正创新,剪纸承载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为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加大学生社会生活经验。
烟台大学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中德232 - 1团支部和中德232 - 2团支部于11月11日上午在学府社区开展了“一剪之趣齐神功,美在社区永不朽”社区实践活动。活动包括剪纸艺术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团支部成员将非遗文化带进社区,促进烟台剪纸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提升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社区居民对非遗文化更加了解。
02 文化传承,非遗沁润童心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大学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在海越社区展开了两节别开生面的非遗教学课堂。2023年11月17日,中德231-1团支部和中德231-2团支部共同举办了以“非”入寻常百姓家,“遗”叫千门万户开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11月18日,中德233-1团支部和233-2团支部共同举办了以“非遗进社区,文脉共传承”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两次“课堂”都分为文化讲解教育和非遗展示体验两部分。志愿者们先是为孩子们进行脸谱、拓片、剪纸、茶艺的讲解,让孩子们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背景,然后亲自为孩子们提供指导和帮助,让他们自主进行拓片和脸谱的创作。
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小艺术家。拓片和脸谱的制作体验,不仅让孩子们拓展了艺术兴趣,激发了创作灵感,提升了动手能力,也深刻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魅力。与此同时,志愿者们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与孩子们交流,更好的了解了志愿服务的意义,更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
三
智慧助老,共行和谐美好路
为弘扬尊老的传统美德,帮助广大中老年群体更好的适应并融入信息化社会,2023年11月25日,烟台大学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中德231-1班团支部、中德231-2团支部、中德232-1团支部、中德232-2团支部、中德233-1团支部、中德233-2团支部在御花园老年公寓共同展开了以“以人为本,智慧助老”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在活动中,志愿者们为老人们进行了诗歌朗诵与团体合唱等才艺展示,一对一的亲切教学,教授他们智能手机基础操作并普及了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
在本次活动志愿者们与老人们倾心交谈,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仅老人们收获颇多,感受到数字生活的魅力,同学们也培养了志愿服务精神,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了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让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和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在心中旗帜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