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名师讲坛|德国院士葛兴福解码中国工业转型新路径

信息来源: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12

2025411日下午,中德特里尔学院特邀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葛兴福(Prof.h.c.Dr.-Ing.Ömer Sahin Ganiyusufoglu)在育秀大楼104报告厅开展中国工业向更高质量、效率、可持续、安全和标准化的全面转型专题学术讲座,旨在深入探讨全球工业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浪潮下中国工业转型的核心动力与全球意义,提升大众对工业变革新范式的认知。讲座由中德特里尔学院党总支书记张西俊主持,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老师刘济超陪同,烟台大学中德特里尔学院和机电学院学生参与。

在讲座中,葛兴福院士深度剖析并对比中德机床发展策略,清晰呈现中国机床迈向智慧化的科技突破与CNC技术成果。中国机床制造能力提升,预示生产效能将进一步提升。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动态变化中,深入洞察可持续发展趋势。葛兴福院士以奇瑞汽车为例,阐述工业安全标准的提升,强调中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显著成就。展望未来,他特此强调需要强化中德在技术、工艺、标准制定等领域的协作,推动两国开展更深层次、更全方位的合作。

随后,刘济超老师在"智能交互在国际会议同声传译中的探索与应用"专题中,系统解析了AI同传技术的三大核心流程: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与语音合成。其核心观点强调:智能时代的人机协作应构建动态平衡机制。AI系统凭借处理效率优势承担基础性工作,人工译员则依托语境解析能力等把控关键环节,二者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国际会议传译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张西俊在总结中回顾了葛兴福院士提到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国工业转型中技术创新、国际合作、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夯实专业基础,积极投身工业领域发展。此次讲座为国际产学研合作开拓新思路,中德特里尔学院未来也将继续聚焦前沿学术交流,携手各方共绘智能工业新图景。

院士介绍

葛兴福(Prof. h.c. Dr.-Ing, Ömer Sahin Ganiyusufoglu)师从“未来工厂之父”Günter Spur教授,获得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现为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院士,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Production Engineering)院士,同济大学顾问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教授。研究领域为智能交互(如汽车制造、医疗手术、会议同传等)。受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政府颁给外籍人士的最高奖项)。历任德国TRAUB公司系统技术经理,德国Yamazaki Mazak GmbH公司总经理,Yamazaki Mazak GmbH公司董事总经理,大连Index公司总经理,沈阳机床公司董事长顾问,曾任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企业会员主席。2021 年起任青岛国际院士港产业发展顾问,青岛国际院士港建设的产业化生态系统为世界各地、具有独特创新理念和发明创造的院士和企业提供从科研到产业化的全方位服务和支持,并在园区内不同学科间构建协同,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大数据。